一、MBTI简介
MBTI(Myers - Briggs Type Indicator)是一种用于辨认和描写个体在情感、认知和处理信息方面性情类型的评估工具,由凯瑟琳·库克·布里格斯(Katharine Cook Briggs)和伊莎贝尔·布里格斯·迈尔斯(Isabel Briggs Myers)共同开发。其主要目的在于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性情特点,以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合作。
MBTI将人的性情分为16种类型,每种类型由四个字母组成,代表四个二元对峙的维度:外向/内向(E/I)、感知/直觉(S/N)、思考/情感(T/F)和判断/知觉(J/P)。这四个维度组合产生了如ISTJ、INFJ等16种不同的性情类型。
二、关于MBTI的优秀书籍
关于MBTI的书籍众多,以下是一些受欢迎且广泛认可的:
《MBTI职业人格测试》(The MBTI Professional Manual):
这是MBTI评估的官方指南。
为评估师提供详细培训和支持,详细介绍MBTI的四个维度以及如何有效使用评估。
《MBTI与人格测评》(MBTI and Personality Assesent):
探讨MBTI在心理学、组织发展和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利用。
作者详细解释如何将MBTI用于各种场景,以提高沟通效力和组织绩效。
《MBTI生活利用》(Living with MBTI):
为希望更好理解自己和他人性情类型的人提供实用建议和指点。
通过分享个人经历和案例研究,展现MBTI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。
《MBTI入门》(Introduction to MBTI):
为初学者提供简洁的MBTI概述,包括四个维度的基本概念和使用MBTI进行评估的方法。
作者通过实例和案例分析,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利用MBTI。
《MBTI与自我探索》(MBTI and Self - Discovery):
旨在帮助读者通过MBTI测试深入了解自己的性情类型。
作者提供解释测试结果、建立更好人际关系的建议,以及用MBTI改进工作和生活的方法。
这些书籍都是了解MBTI评估工具以及将其应用于个人和职业生活的优秀资源。通过阅读,能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性情特点,提高沟通技能、增强团队合作能力,在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功。
三、职业生涯规划师的阅读选择
职业生涯规划师有3个发展方向:
面向行业内个人:
要关注具体的职业规划技术、职业咨询技术的书,如《10天谋定好前途》、《天资差异》以及MBTI相关书籍。每个执业级别的职业规划师都需要这类书籍。
面向院校:
涉及生涯教育,建议看《中学生涯教育理论与实务》,这本书由一位大师所写,在这方面非常专业。
面向企业:
需要了解员工职业生涯相关知识,因为涉及组织层面,人力资源方面的知识也需要了解。
四、MBTI的理论基础
MBTI的理论基础是性格类型论,由荣格提出。作者的母亲(伊莎贝尔·迈尔斯)和祖母(凯瑟琳·库克·布里格斯),她们都是靠自学成才的心理学家,通过对荣格理论的研究,发展出了这套系统的人格类型理论,即迈尔斯 - 布里格斯性格分类指标(MBTI)。
五、人格类型相关内容
人格类型发展
人格类型是描述个体心理活动规律和性格特征的理论工具,体现大脑在不同功能使用偏好上的差异。个体人格类型的差异是不同心理活动的体现,而心理活动是大脑活动的产物。其形成过程如下:
外界对各类脑细胞的强度和程度不同。
因不同,各类细胞的连结不同。
细胞的连结不同,对人获取信息、思维和决策方式产生不同影响。
这种影响的积累,导致认知出现差异化。
认知的差异化,使人类情感和行为方式的表现存在差异。
这种外在表现就是人格。
人格类型的划分
作者在荣格的基础上,结合三代人的研究,整理出MBTI十六种性格类型。需要说明的是:
做出选择只是一种偏好、倾向,不取决于能力。
类型之间没有对错之分,最合乎内心本能的选择才符合自己的人格类型。
不必羡慕他人,也不必得意自满,这是与生俱来的属性。
能量来源维度:
外倾Extraversion (E):

关注自己如何影响外部环境,将心理能量和注意力聚集于外部世界和与他人的交往上,如聚会、讨论、聊天。
内倾Introversion (I):
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对自己的影响,将心理能量和注意力聚集于内部世界,注重内心体验,如独立思考、看书,避免成为注意的中心,听的比说的多。
详细对比如下。
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维度:
感觉Sensing (S):
关注由感觉器官获取的具体信息,如看到的、听到的、闻到的、尝到的、触摸到的事物。
关注细节、喜欢描述、喜欢使用和琢磨已知的技能。
直觉iNtuition (N):
关注事物的整体和发展变化趋势,如灵感、预测、暗示,重视推理。
重视想象力和独创力,喜欢学习新技能但容易厌倦、喜欢使用比喻,跳跃性地展现事实。
详细对比如下。
决策方式维度:
思考Thinking (T):
重视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,喜欢通过客观分析作决定评价,表现为理智、客观、公正,认为圆通比坦率更重要。
情感Feeling (F):
以自己和他人的感受为重,将价值观作为判定标准,具有同情心、善良、和睦、善解人意,考虑行为对他人情感的影响,认为圆通和坦率同样重要。
详细对比如下。
做事方式维度:
判断Judging (J):
喜欢做计划和决定,愿意进行管理和控制,希望生活井然有序,重视结果(重点在于完成任务)、按部就班、有条理、尊重时间期限、喜欢做决定。
知觉Perceiving (P):
灵活、试图去理解、适应环境、倾向于留有余地,喜欢宽松自由的生活方式,重视过程、随信息的变化不断调整目标,喜欢有多种选择。
详细对比如下。
根据以上四个维度,八种类型组合得出十六种性格类型,即MBTI十六种性格类型表。
在现实生活中,每个维度的两个方面都会用到,但其中一个方面用得更频繁、更舒适,这就是在这个维度上的偏好。四个偏好组合形成人格类型,反映在一系列心理过程和行为方式上的特点。
健康的人格发展
健康的人格发展:
须同时具备发达的感知和判断功能,最发达的作为主导心理功能,次发达的作为心理功能。不同功能适合不同场合,如感觉可搜集信息,直觉可寻找解决方法,思维可分析判断结果,情感可评估对相关人群的影响。随着更频繁使用偏好的心理功能,会形成个体人格稳定的基础,发展成熟的主导心理功能会变成最强优势,同时要发展心理功能来配合主导心理功能。
外倾型个体常习惯用主导心理功能应对外部世界,易忽略心理功能培养,没有心理功能配合,主导心理功能会暴露出弱点;内倾型个体将主导心理功能应用于内部世界,但为应对外部世界需发展心理功能,若不懂得利用,即使心理功能发展得好,在外部世界也可能受挫。
同时具备内倾和外倾两种生活态度的使用能力,并将其中一种作为主要偏好。内倾型的人若不懂这一点,缺乏应对外部人事的能力,只专注内心而不与外界交流,就会显得不够现实,暴露出人格维度上的缺陷,如内倾情感型、内倾感觉型的人会有相应表现;外倾情感型、外倾感觉型的人也会在对外表达等方面存在问题。
健康人格发展阻碍:
环境压力:
缺乏认可:内倾型的人常常得不到认可,例如安静的孩子可能被父母强迫变得外向,过多外部对他们是负担和伤害,父母应在尊重孩子天性基础上适当带动其参与外部活动。
缺乏机会:判断型的孩子若出生在处处替他做决定的家庭,很难发展人格特质,父母应主动询问孩子想法;感觉型的孩子更需要新鲜感官经验,应多带他们亲身体验或参观景点。
缺乏动力:个体发展心理功能需要动力,这与培养良好判断能力有关,个体需在生活中努力做出正确行为,这与应对挫折的能力有关,孩子若被忽视或忽略,经不起挫折且缺乏自信心。
主观情况:个体自身对自己的人格类型缺乏信心,求学阶段可能因与众不同受排挤而丧失信心,为融入人群可能违背天性,导致符合天性的人格特质难以充分发展,家庭、学校和社会应对与众不同的人更包容,他们得到鼓励可能做出非凡成就。
健康人格发展方法:
明确区分认识心理功能的不同类型。
依据自身经验,选择更符合自己本能需求的偏好。
有意识地加以锻炼,使用一种功能时要专注,不受对立一方干扰,如使用感觉获取信息时不能同时用直觉,思维功能使用时不能受情感干涉。
六、MBTI的流行与价值
MBTI理论在国外非常流行,适用于各行各业。当一个人对自己了解越多,就越能挖掘潜在特点,找到适合的场景,这些特点在相应场景中发挥作用时就变成优点,当运用更多优点创造更多价值时,生命就充满无限可能,自身价值也无穷无尽。
七、荣格相关内容
MBTI理论基础源于荣格的理论。1913年国际精神分析大会上荣格提出个性的两种态度类型:内倾和外倾,1921年在《心理类型学》一书中详细阐述并提出四种功能类型,即理性功能的思维功能与情感功能、非理性功能的感觉功能和直觉功能,将两种态度类型和四种功能类型组合形成八种个性类型。
荣格是瑞士心理学家,1907年开始与西格蒙德·弗洛伊德合作,推广精神分析学说6年,后因理念不合分道扬镳,创立荣格人格分析心理学理论,提出“情结”概念,把人格分为内倾和外倾两种,主张把人格分为意识、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三层,曾任国际心理分析学会会长、国际心理治疗协会主席等,创立荣格心理学学院,1961年6月6日逝于瑞士,其理论和思想至今仍对心理学研究产生深远影响。
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,注重分享,被刊用文章【MBTI评估工具全解析:理论、书籍、人格类型与价值】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,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,或有版权异议的,请联系管理员,我们会立即处理!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,内容摘自(本人原创文章,百度百科,百度知道,头条百科,中国民法典,刑法,牛津词典,新华词典,汉语词典,国家院校,科普平台)等数据,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!发布者:长久网,转转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webseo9.com/60004.html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