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16型人格测试概述
16型人格测试基于迈尔斯·布里格斯类型指标(MBTI)理论,是一种广泛使用的人格测试工具。其目的在于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性情特点,进而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。MBTI理论将人类性情分为16种类型,每种类型都独具特点与优势。
在这个测试中,人们被划分为四个主要维度:外向/内向(E/I)、感知/直觉(P/N)、思考/情感(T/F)和判断/知觉(J/P)。每个维度都存在两个极端,人们依据自己在这些维度上的偏好被归类为某种类型。
二、16种人格类型简介
ISTJ - 稽查员,公务型
严肃、安静,凭借专注和投入获得成功。
行事务实、有序、实际、逻辑、真实且可信赖。
对任何事都很留意且乐于组织有序。
负责任,按照设定成效决策,不惧阻挠。
重视传统与忠诚,是传统性的思考者或经理。
ISFJ - 保护者,照顾型
安静、和善、负责任且有良心。
行事尽责投入,是项目或团体中的安定力量。
愿投入、吃苦且力求精确,对细节事务有耐心。
忠诚、考虑周到、知性且关切他人感受,致力于构建有序和谐环境。
INFJ - 咨询师
因坚忍、创意和达成意图而成功。
在工作中全力投入。
默默强力地、诚挚地关切他人。
因坚守原则受敬重,提出造福大众的远景而被尊敬追随。
追求创见、关系及物质财物的意义及关联,想了解激励他人的因素且具洞察力。
光明正大且坚信价值观,有组织且果断地履行愿景。
INTJ - 智多星、科学家,专家型
有强大动力达成目的与创意,比较固执。
有宏大愿景且能快速找出有意义的模范。
对所承担职务,有良好策划和完成能力。
具怀疑心、挑剔性、独立性、果决,对专业水准和绩效要求高。
ISTP - 创作者、演奏者
冷静旁观者,安静、有预留余地、弹性且具好奇心与幽默观察分析。
有兴趣探索原因及效果,重视效能,擅长掌握问题核心并找出解决方式。
能分析成事缘由且从大量资料中找出实际问题核心。
ISFP - 作曲家,艺术家
羞怯、安宁和善、敏感、亲切且行事谦虚。
喜避开争论,不强加己见或价值观。
无意领导,常为忠诚追随者。
办事不急躁,安于现状,非成果导向,喜欢自有空间和自订时程。
INFP - 治疗师,导师,哲学家
安静观察者,具理想性,对价值观和重要之人忠诚。
希外在生活形态与内在价值观吻合。
具好奇心,能快速看出机会,常是创意开发触媒者。
除非价值观受侵犯,行事具弹性、适应力高且承受力强。
有了解和发展他人潜能的企图,做事全神贯注。
对所处境遇和拥有不太在意,价值观受威胁时除外。
INTP - 建筑师、设计师
安静、自持、弹性且具适应力。
特别喜爱追求理论与科学事理。
习于用逻辑及分析解决问题。
最有兴趣于创意事务及特定工作,对聚会闲聊兴趣不大。
追求可发挥个人强烈兴趣的生涯,寻求对事务的逻辑解释。
ESTP - 发起者,创设者
擅长现场实时解决问题。
喜欢办事并享受过程。
倾向喜好技术事务及运动,结交好友。
具适应性、容忍度、务实性,投注心力于成效快的工作。
不喜欢冗长概念解释及理论,专精于可操作事务。
ESFP - 表演者、示范者
外向、和善、接受性强,乐于分享喜乐。
喜欢与他人一起行动促成事件,学习时也如此。
知晓事件未来发展并热烈参与。
:类型简介、起源发展、大火启示及局限性-480x300.jpeg)
最擅长人际相处和具备常识,适应他人与环境能力强。
热爱生命、人、物质享受。
ENFP - 倡导者、激发者
充满热忱、活力充沛、聪明、富想象力,期望他人肯定支持。
几乎能达成所有感兴趣的事。
对难题很快有对策且能帮助有困难的人。
依赖改善能力,无须预作规划。
为达目的能找出理由,是即兴执行者。
ENTP - 发明家
反应快、聪明、擅长多样事务。
具激励伙伴、敏捷和直言专长。
会为有趣对问题两面争辩。
对解决新挑战问题有策略,但轻忽常规任务与细节。
兴趣多元,易转移兴趣。
对想要的能找出逻辑理由,善于看清他人并解决新挑战问题。
ESTJ - 督导
务实、真实、倾向事实,具企业或技术天分。
不喜欢抽象理论,喜欢学习可立即运用的事理。
喜好组织与管理活动,以高效方式行事达成效。
具决断力、关注细节且快速决策,是优秀行政者,但可能忽略他人感受。
喜作领导者或企业主管。
ESFJ - 供给者、销售员
诚挚、爱说话、合作性高、受欢迎、光明正大,是天生的合作者和活跃组织成员。
重和谐且善于创造和谐。
常做对他人有益事务,给予鼓励称许工作成效更佳。
最有兴趣于直接影响人们生活的事务,喜欢与他人共事准时完成工作。
ENFJ - 教师
热忱、易感应且负责任,具鼓励他人的领导风格。
对别人所想或希求表达真正关切且用心处理。
能怡然且技巧性地带领团体讨论或演示文稿提案。
爱交际、受欢迎且富同情心。
对称许和批评很在意,喜欢带引别人发挥潜能。
ENTJ - 统帅、调度者
坦诚、具决策力的活动领导者。
长于发展与实施系统解决组织问题。
专精于内涵与智能的谈话如公众演讲。
乐于吸收新知且广开信息管道。
易过度自信,强于表达自己创见,喜长程策划和目标设定。
需要注意的是,这些类型并非固定不变,人们在不同生活阶段和情境下可能表现出不同的性情特点。
三、MBTI简介
MBTI的起源
国际上流行的职业人格评估工具MBTI,是一种强迫选型、自我报告的性格评估测试。
从古希腊、古印度哲学家就开始对人的类型有相关研究,荣格在1921年发表了经典的心理学类型学说,设计了性格差异理论,把差异分为内向性/外向性、直觉性/感受性和思考型/感觉型等。
20世纪40年代,美国的伊莎贝尔·迈尔斯和凯瑟琳·布里格斯在荣格理论基础上提出了Myers - Briggs类型指标MBTI,从动力、信息收集、决策方式、生活方式4个关键要素进行分析判断,归纳出16型人格。
MBTI与四种性情的关系
心理学家大卫凯尔西发现,MBTI性格类型系统中的四种性格倾向组合与古老智慧所归纳的四种性情(概念主义者、经验主义者、理想主义者和传统主义者)正好吻合,如直觉(N)+思维(T)=概念主义者等。
四、MBTI大火带来的启示
寻找归属感,年轻人的“贴标签”行为
MBTI性格测试可从身份认同观点解释。根据奥尔波特的自我发展理论,个体自我认识经历生理自我、社会自我、心理自我三个阶段,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在媒介和人际交往中形成。
“贴标签”行为是为了获得身份认同感和群体归属感。人有群居性,即便独立的人也想寻求聊得来的群体。除了MBTI,还有星座等都是人们向外广播自己、寻求认同的方法。
新发展,互联网下身份认同的分化
互联网时代信息传递快,群体聚散频率和速度增强,身份认同的主体、基础、动力发生变化并分化冲突。
传统社会成员身份认同稳定,受群体和环境限制;互联网时代,网络的虚拟性使个人身份具有虚拟性和建构性,社会成员身份认同更动态无限。
在“流动空间”中,社会成员认同花费时间短,网络社会中的认同是主动性、建构性的,自我和群体认同更多元分散。
人们在社交网络上的形象可能与实际相差很大,在MBTI设置中,人们会根据需求和环境转变性格类型,这种转变具有虚拟性和建构性。
人格圈层化冲突,个体人格独特性被淹没
当MBTI成为圈层标签后,不同人格类型成为获取优越感的来源,稀少人格在圈层顶端,庞大感性人格在底层。
圈层划分有简单交流的好处,但也带来惰性表达失语,人们害怕发言、伪装被识破,个体人格独特性被淹没,沟通表达成套路,当性格被标准化,“个性”反而消失。
MBTI作为一种并不科学严谨的性格测试方式,和星座说类似,对特定人格类型的期待或标签化会成为刻板印象。
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,注重分享,被刊用文章【16型人格测试(MBTI):类型简介、起源发展、大火启示及局限性】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,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,或有版权异议的,请联系管理员,我们会立即处理!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,内容摘自(本人原创文章,百度百科,百度知道,头条百科,中国民法典,刑法,牛津词典,新华词典,汉语词典,国家院校,科普平台)等数据,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!发布者:长久网,转转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webseo9.com/60600.html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