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MBTI简介
MBTI(Myers - Briggs Type Indicator)是一种评估工具,由凯瑟琳·库克·布里格斯(Katharine Cook Briggs)和伊莎贝尔·布里格斯·迈尔斯(Isabel Briggs Myers)基于瑞士心理学家卡尔·荣格(Carl Jung)的理论共同开发。它将人们的性情特点分为16种类型,每种类型用如“ISTJ”或“ESFP”这样两个字母表示,这些字母代表四个维度:外向/内向(E/I)、感知/直觉(S/N)、思考/情感(T/F)和判断/知觉(J/P)。
(一)四个维度的含义
外向/内向(E/I)
这个维度描述了个体在社交活动和独处活动之间的偏好。
强调:外向(E)的人更喜欢与他人互动和参与社交活动,而内向(I)的人更偏向于独自进行活动。
感知/直觉(S/N)
此维度描写个体在利用信息和根据直觉做出决策方面的偏好。
强调:感知型(S)的人更重视具体信息,而直觉型(N)的人更重视抽象概念。
思考/情感(T/F)
该维度描写个体在处理信息和做出决策时的思维方式。
强调:思考型(T)的人更重视逻辑和分析,而情感型(F)的人更重视情感和个人感受。
判断/知觉(J/P)
这个维度描写个体在处理信息时是否偏向于做出明确的决策。
强调:判断型(J)的人更喜欢明确的决定,而知觉型(P)的人更喜欢保留一些不确定性。
这四个维度的组合产生了16种不同的类型,如“ESTP”、“INFP”等。需要注意的是,强调:没有绝对的好或坏的性情类型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,了解自己的性情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、提高自我认知并与他人建立更好的关系。
(二)MBTI的局限性
MBTI并非衡量一个人全部特性的唯一标准。除MBTI以外,还有许多其他的人格评估工具,如Big Five、DISC等。每个人的性情都是复杂的,不能仅仅通过一个评估工具来完全概括。强调:我们应当尊重每个人的独特性,不要过分强调性情类型,而是关注个人的品质和潜力。MBTI是一个有用的工具,但也有局限性,我们应全面看待自己和他人。
二、MBTI与八项功能
(一)MBTI模型的组成
MBTI模型由4组相对矛盾的关系组成,即“i与e,s与n,t与f,j与p”。
第一组,i与e,代表性格的总基调。其中,i(内向)特征是喜欢一个人独处;e(外向)特征是喜欢与别人互动。
第二组,s与n,代表获取信息的方式(感受)。其中,s(信息的存储)具有现实主义色彩;n(信息的领悟)具有理想主义倾向。
第三组,t与f,代表做出决定的方式(判断)。其中,t(理性),f(情感)。
第四组,j与p,代表个人的自我控制力。其中,j(自控力强),p(自控力弱)。
每个人都会在以上4组中,每组取一个字母,组成一种人格,共有2×2×2×2 = 16种人格。
(二)确定人格类型示例(以“intp”为例)
对于“我自己”:
不喜社交,喜欢一个人思考问题,所以是“i”。
记忆力不好,学习不太好(尤其细节知识),理解能力强,对物质要求不高,在乎个人感受,重视价值观,想象力丰富但不切实际,所以是“n”。
情感模糊,做事需“理由”,喜欢符合逻辑的事,喜欢说服或被说服,所以是“t”。
喜欢给自己套“框架”但又喜欢自由灵活,自制力弱,经常拖延,所以是“p”。
从而得出属于“intp”型人格。
强调:这里有些人把“j/p”维度理解为“计划性”,但作者不认同,认为计划性只是外在表象,内核在于自我控制力。j强的人往往个人意志力和执行力强,企业较喜欢,也更容易晋升。
解读人格(以“intp”为例)
i/e代表性格基调。s代表获取信息的天赋,t/f代表作出决断的天赋。j/p代表人格动态倾向。
以“intp”人格为例,基调“i”决定“第一天赋”带有“i”倾向,“第二天赋”带有“e”倾向。人格动态倾向“p(感受)”决定“第二天赋(e)”在“s”中选择,“第一天赋(i)”在“t/f”中选择,得出第二天赋为“see”,第一天赋为“ti/fi”,又因是“intp”型人格,中间2个字母是“nt”,可推知第一天赋为“ti”,第二天赋为“ne”。
MBTI八项功能
MBTI八项功能包括“si、se、ni、ne、ti、te、fi、fe”。前4个代表获取信息的能力,后4个代表做出决定的能力。
si:被动地获取信息,依靠“学习”(存储功能)。
se:主动地获取信息,依靠“体验”(比如:触觉)。
ni:被动地获取信息,依靠“归纳”(从具象到概念)。
ne:主动地获取信息,依靠“联想”(发散思维)。
ti:主动地做出决断,依靠“逻辑”(以自我认知作为逻辑根源)。
te:被动地做出决断,依靠“经验“(事物自身的逻辑)。
fi:主动地做出决断,依靠“自我感觉“(以价值观作为感觉源头)。
fe:被动地做出决断,依靠“他人期望“(并非一味地满足他人情感,关键在于协调)。
(三)确定人格类型的建议
很多人通过做MBTI测试题确定性格类型,但会发现“做不同的测试题会有不同的性格测试结果”,甚至“同一套测试题多次测试的结果会不一样”。一方面是测试题质量问题,另一方面是我们都是“由多种性格杂糅在一起的”,不是“纯粹的i或e、s或n,t或f,j或p”。强调:所以选不准测试题答案很正常。建议大家不要做测试题了,可以根据自己平时的所想所为,对号入座,寻找最关键的区分标准给自己定性。结果只代表我们更擅长某方面,不代表另一方面就没有作为,只是稍弱势些,人生中要扬长避短。

三、MBTI性格理论的维度细分
(一)四个维度及字母含义
第一个字母:外向(E)或内向(I)
外向(Extraversion):个体在社交互动中获得精力和注意力,并倾向于外界的人和事。
内向(Introversion):个体更倾向于从内部世界获取精力和注意力,喜欢独处、深思熟虑。
第二个字母:感觉(S)或直觉(N)
感觉(Sensing):更注重现实、具体的信息和细节,关注当前的经验和事实。
直觉(Intuition):更关注未来、可能性和整体模式,喜欢通过联想和推理来理解事物。
第三个字母:思考(T)或情感(F)
思考(Thinking):个体更倾向于根据逻辑和分析进行决策,注重客观事实和原则。
情感(Feeling):更倾向于根据价值观和他人情感来做出决策,注重关系和人情味。
第四个字母:判断(J)或知觉(P)
判断(Judging):个体倾向于有组织安排和决断的生活方式,喜欢计划和控制。
知觉(Perceiving):个体倾向于灵活、适应性和开放的生活方式,喜欢保持开放和探索。
(二)不同的MBTI人格类型及特点
ISTJ(内向感觉判断型)
坚守规则,喜欢有组织和可预测的工作,以及实际可见的细节,常见于会计师、行政管理人员等职业。
ENFP(外向直觉情感型)
富有创造力、充满活力和热情,喜欢挑战传统,常见于营销人员、公关专员等职业。
ISFP(内向感觉情感型)
敏感、忠诚于自己的价值观,喜欢从事与艺术和创造力相关的工作,常见于艺术家、设计师等职业。
INFJ(内向直觉情感型)
深思熟虑、富有情感,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关注他人的倾向,常见于心理咨询师、社会工作者等职业。
ESTP(外向感觉思维型)
充满冒险精神,喜欢实际操作和适应环境的能力,常见于销售人员、紧急救援人员等职业。
INTJ(内向直觉思维型)
理性、自信,善于分析和制定长远目标,常见于科学家、工程师等职业。
ESFJ(外向感觉情感型)
友好、关心他人,喜欢帮助他人和维护社会秩序,常见于社区服务工作者、人力资源专员等职业。
ENTJ(外向直觉思维型)
坚毅、目标导向,善于组织和领导团队,常见于企业家、高级管理人员等职业。
(三)不同类型人的特点
E型人
与他人在一起感到很振奋。希望成为被注意的焦点。先行动再思考。喜欢边想边说。容易被了解。对别人不会隐藏自己,可以与他人分享个人信息。喜欢讲话,很容易和别人交流。喜欢快节奏。反应很迅速。
I型人
独自一个人的时候感到振奋。人多时避免成为注意的焦点。做事先思考再行动,习惯动脑思考。注重个人隐私,只会和极少数的人分享个人信息。习惯倾听很少语言表达。不把热情表达出来。喜欢慢节奏,经过思考后行为才有反应。相比广博更喜欢精深的东西。
S型人
相信确定而有形的事物。喜欢具有实际意义的事物。崇尚现实主义与常识。喜欢运用和琢磨已有的技能。留心特殊的、具体的、喜欢给出细节性的东西。循序渐进地给出信息而非冲动。很现实地着眼于现在。
N型人
相信灵感和推理。喜欢新主意和新概念只出自于自己的意愿。崇尚想象力和新事物。喜欢学习新技能,但掌握之后很容易产生厌倦。留心普遍和象征性的东西,喜欢使用隐喻和类比。跳跃式的以一种绕圈的方式给对方信息。着眼于将来。
T型人
遇事能后退一步,客观地分析问题。崇尚逻辑、公平和公正,有统一的标准执行。自然地发现缺点,有吹毛求疵的倾向。有可能被别人视为无情、麻木、漠不关心的。认为诚实比机敏更重要。认为合乎逻辑的感情才是正确的。有获得成就欲望的驱使。
F型人
向前看,关心自己行为对他人带来的影响。注重感情和睦,看到规则之外的例外性。自然地想让别人快乐,容易理解别人。可能会被他人视为过于感情化、无逻辑、脆弱。认为诚实和机敏一样很重要。认为所有的感情都是正确的,无论是否有意义。受被人理解的驱使。
J型人
做完决定后感到很快乐。具有“工作原则”,工作放在第一位,先工作后娱乐。确定目标并按时完成任务。想知道自己的处境。很看重结果。通过完成任务获得满足感。把时间看得很紧迫,很认真地对待时间问题。
P型人
因保留选择的余地而感到快乐。先玩乐再工作。玩乐放前面。当有了新的情况出现便会改变目标。喜欢适应环境。看重过程。通过着手新事物而获得满足感。把时间看成是无限的资源,认为时间期限是无限的。
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,注重分享,被刊用文章【MBTI人格理论全解析:类型、维度、功能与局限性】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,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,或有版权异议的,请联系管理员,我们会立即处理!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,内容摘自(本人原创文章,百度百科,百度知道,头条百科,中国民法典,刑法,牛津词典,新华词典,汉语词典,国家院校,科普平台)等数据,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!发布者:长久网,转转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webseo9.com/6120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