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MBTI简介
MBTI(Myers - Briggs Type Indicator)是一种广泛应用的职业测评工具,能帮助个人了解自身性情特点。它将人的性情划分为16种类型,每种类型由四个字母表示,对应四个二维功能:外向/内向(E/I)、感知/直觉(S/N)、思考/情感(T/F)和判断/知觉(J/P),这四个维度构成了MBTI的八维功能。
二、MBTI的四个维度
外向/内向(E/I)
这个维度聚焦于个体对社交和独处活动的偏好。
外向(E)的人倾向于与他人互动,内向(I)的人更喜欢独自活动。
这种偏好差异影响信息处理和问题解决方式,外向者更重视外部信息,内向者更重视内部思考。
感知/直觉(S/N)
主要关注个体处理信息时对事实或感觉的重视程度。
感知型(S)的人更关注事实和信息,直觉型(N)的人更重视感觉和直觉。
这一差异影响解决问题和决策方法,感知型的人依赖数据和逻辑,直觉型的人依赖直觉和对未来的预测。
思考/情感(T/F)
关注个体处理问题时对逻辑分析或情感感受的侧重。
思考型(T)的人偏向理性思考和逻辑分析,情感型(F)的人更重视情感和感受。
这种差异影响人际关系处理和决策方法,思考型的人理性分析和逻辑推理,情感型的人依赖情感和感受。
判断/知觉(J/P)
关注个体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时对稳定一致或灵活多样的重视程度。
判断型(J)的人寻求稳定和一致性,知觉型(P)的人重视灵活和多样性。
这一差异影响处理问题和应对变化的方法,判断型的人遵守规则和传统,知觉型的人适应变化和创新。
三、MBTI - G人格类型量表相关关系
EI维度
MBTI - G人格类型量表的EI维度与乐群性(A)、恃强性(E)、兴奋性(F)、敢为性(H)、内外向(E)等呈正相关关系;与忧虑性(O)、独立性(Q2)、紧张性(Q4)、神经质(N)、焦虑(ANX)、疑心(HYP)和脱离现实(UNR)等呈负相关关系。
SN维度
MBTI - G人格类型量表的SN维度仅与忧虑性(O)呈正相关;与恃强性(E)、兴奋性(F)、敢为性(H)、幻想性(M)、内外向(E)、病态人格(PSD)、兴奋状态(HMA)等呈负相关。
四、MBTI的人格构成与确定

人格构成
MBTI模型由4组相对矛盾的关系组成,即“i与e,s与n,t与f,j与p”。
i与e代表性格总基调,s与n代表获取信息方式,t与f代表做出决定方式,j与p代表个人自我控制力。
每个人在每组中取一个字母组成一种人格,共有16种人格。
确定人格示例(以“intp”为例)
根据对自身的了解来确定人格类型。
如不喜社交、喜欢独自思考则为“i”;记忆力不好、理解能力强等为“n”;做事需要理由、喜欢逻辑为“t”;自制力弱、喜欢自由为“p”,所以属于“intp”型人格。
五、人格解读
各维度在人格中的意义
i/e代表性格基调,s代表获取信息的天赋,t/f代表作出决断的天赋,j/p代表人格动态倾向。
以“intp”人格为例,基调“i”决定“第一天赋”带有“i”倾向,“第二天赋”带有“e”倾向;人格动态倾向“p”决定“第二天赋(e)”在“s”中选择,“第一天赋(i)”在“t/f”中选择,从而得出第一天赋为“ti”,第二天赋为“ne”。
MBTI八项功能(八项天赋)
包括“si、se、ni、ne、ti、te、fi、fe”。
前4个代表获取信息能力,后4个代表做出决定能力。
si:被动获取信息,依靠“学习”(存储功能)。
se:主动获取信息,依靠“体验”(如触觉)。
ni:被动获取信息,依靠“归纳”(从具象到概念)。
ne:主动获取信息,依靠“联想”(发散思维)。
ti:主动做出决断,依靠“逻辑”(以自我认知作为逻辑根源)。
te:被动做出决断,依靠“经验“(事物自身的逻辑)。
fi:主动做出决断,依靠“自我感觉“(以价值观作为感觉源头)。
fe:被动做出决断,依靠“他人期望“(并非一味满足他人情感,关键在于协调)。
六、关于确定MBTI类型的建议
很多人通过做MBTI测试题确定性格类型,但会遇到测试结果不稳定的情况。一方面是测试题质量问题,另一方面是我们的性格是多种杂糅的。所以建议不要做测试题,而是根据自己平时的所想所为,寻找关键区分标准给自己定性,结果代表更擅长的方面,在生活中应扬长避短。
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,注重分享,被刊用文章【MBTI的构成、维度、相关关系、人格确定与解读及确定类型的建议】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,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,或有版权异议的,请联系管理员,我们会立即处理!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,内容摘自(本人原创文章,百度百科,百度知道,头条百科,中国民法典,刑法,牛津词典,新华词典,汉语词典,国家院校,科普平台)等数据,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!发布者:长久网,转转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webseo9.com/61512.html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