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BTI 与 Big Five 性格特质工具
MBTI:由瑞士心理学家卡尔·荣格提出,用于描写个体在情感、认知和处理信息方面的差异,将人的性情分为 16 种类型,每种类型由四个字母组成,分别代表外向/内向(I/E)、感知/直觉(P/N)、思考/情感(T/F)和判断/知觉(J/P)四个二元对峙的维度,组合共有 16^4 = 16,777,216 种可能,可精确描写个体。
Big Five:基于心理学研究的心理特质框架,包括开放性(Openness)、责任感(Conscientiousness)、外向性(Extraversion)、宜人性(Agreeableness)和神经质(Neuroticism)五个主要特质,每个特质有 0 到 1 的评分,可综合描绘个体性情。
两者比较
目的和方法:MBTI 主要关注个体在情感、认知和处理信息方面的差异,通过问卷调查搜集数据;Big Five 关注个体在心理特质方面的差异,通过心理学实验和心理丈量工具搜集数据。
不能简单比较:不能简单比较两者揭露的信息,应根据研究目标选择使用工具,使用时需斟酌差异并调剂研究方法和分析策略。
荣格八维和 MBTI 对应不上的原因
1. 被试者巴纳姆效应:非迫选测试(荣格八维)会得到平均功能分布,迫选测试(MBTI)更明确有偏向性。
2. 功能描述:荣格八维功能测试描述晦涩,易致思考偏差;MBTI 题面易理解,易获靠谱答案。

3. 信息陈列:荣格八维平行陈列思维功能,对自身偏好不熟悉易纠结;MBTI 信息陈列更合理,逐次展开且找到核心矛盾。
4. 算法影响:MBTI 通过算法从独立选项结果获取整体人格图景,易受被试者主观因素影响。
5. 自测变量:自测状态无法控制变量,得到相对客观答案难。
6. 思维效应:荣格认为不同思维功能有协同或互斥效应,人时而自洽时而矛盾,矛盾多信效度低。
减少不一致的方案
1. 整理矛盾:在理解荣格八维功能基础上,整理矛盾点,考虑自身看法,找到最纠结的矛盾,如 Ti 和 Te、Ti 和 Fi 等。
2. 找正规机构或朋友:规避主观因素,找到核心矛盾。
MB 与 Mbit 单位介绍
MB/s 指每秒传输的字节数量,Mbit/s 指每秒传输的比特位数,1MB/s 等于 8Mbit/s,书写单位时要注意 B 字母大小写,尤其 Mbit/s 简写为 Mb/s 时,B 字母大小写差异很大。Mbps 中 p 是英文单词 per 的缩写,意思是“每”,相当于“/”。
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,注重分享,被刊用文章【MBTI 与 Big Five 性格特质工具及比较】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,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,或有版权异议的,请联系管理员,我们会立即处理!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,内容摘自(本人原创文章,百度百科,百度知道,头条百科,中国民法典,刑法,牛津词典,新华词典,汉语词典,国家院校,科普平台)等数据,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!发布者:长久网,转转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webseo9.com/68780.html